设首页|收藏|搜索

您正在访问的是: 首页>高端访谈

民俗专家:清明节我们可以互相说祝福吗?

2016-04-08 15:28:28 来源:
责任编辑: 王雪莲

访谈实录: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转眼清明将至,近来不少专家学者常常呼吁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但保护传统该如何做?回归传统就是回到古人过节的方式?作为祭祀已故亲朋好友的节日,我们也可以说祝福吗?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北京民俗协会秘书长高巍做客《新华访谈》来聊一聊清明节的那些事儿。

[高巍]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古人是如何过清明节的?古今清明过节有什么不同吗?

[高巍]

想到清明大家想到的主要是扫墓,每到清明节期间路上也是车,墓地也是人。但是我们先人说扫墓的时候是和踏青结合,扫墓踏青或者踏青扫墓。当说到踏青的时候是和节日、节气结合得最紧密的,这时候春和景明,这个时候让我们的身体动起来和这个节气是吻合的。一家人通过踏青扫墓又凝聚在一起了,更重要的是都动起来不辜负春天的大好时光。

[高巍]

过去北京有很多王公大臣,特别是王府比较有势力的人家除了在逝去的先人的地方有一个壮观的墓,还有一个壮观的大宅子,在清明扫墓之余一大家人借着这个宅子在周围踏青、观光。可见古人甚至把扫墓当成一个理由拿踏青当目的过的。

[高巍]

我们和过去相比生活条件很发达了,清明的时候不仅到城近郊景色优美的地方,还会到其他的名山大川、海或者湖边踏青郊游,应该说这个踏青的范围和形式比我们古人要丰富多了。

[主持人]

媒体频频爆出豪华墓地,豪华葬礼,作为民俗专家,您怎么看待这些现象?

[高巍]

中国是农耕社会,人和土的紧密结合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情感和生活,人在土地里面刨食儿的时候要尊重天时、大地,甚至要通过对大地的付出才能有所得。所以人和土地的情感应该说是世世代代传了很多年,以致于人们认为去世后要回归大地才是最好的归属,这和在海边上的人生活去世后要回归大海的意思是一样的。

[高巍]

这种情感应该可以理解,但由此也带来了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整个的人口数量和几百年前或者几个朝代前是无法相比的。这时候即使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人都长寿了,但是每年去世的人的量也是在增加的。特别是在大城市,人和土地之间争夺的冲突越来越尖锐。这时候会提倡比如墓葬或者海葬,甚至于通过种树的方式,总之要有新的形式来把对先人的感怀,把他们的归属能够合理地调整好,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高巍]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先人的感怀有新的调整,因为大地的面积是固定的,不能因为我们需要得多它就提供得多,要调整的一定是我们自己。最关键的是今天我们合情合理地处理先人的后事是在认知和物质条件也比过去都丰富得多了,所以实现移风异俗的现代化或者进步也是有可能的。

[主持人]

我们再来说说“代理扫墓”的话题,有很多的朋友可能自己在外,没办法回去祭扫自己的家人和先人。那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应运而生的行业叫做代理扫墓,您怎么看待这样一个行业的产生?

[高巍]

有需求就有供应,这是一个客观的规律。其实让别人代替自己扫墓的人非常少,实属无奈的时候才会选择这种方式。其实通过金钱关系让别人代理扫墓的时候,我们心里也明白这不足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感怀、追思的情感。这个方式之所以被经常提起,和商家的宣传有关系,老百姓真正那么做的比例真的非常小。

[主持人]

清明节到底能不能祝福节日快乐,您怎么看?

[高巍]

在清明节,除了扫墓时其他的场合说清明节快乐是没问题的。清明节是一个节气和节日的结合,它的特点是春和景明,把春天的勃勃生机充分地表现出来,在扫墓的同时要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各种运动方式,这是让我们动起来,包括祭祖也是让我们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慰籍和支撑。所有这些东西加在一起,都是要让我们在清明节之际快快乐乐地度过去。所以说在清明节说快乐,也没有问题。

[主持人]

按照民政部的总体规划,到“十三五”末,在巩固和提高全国年均火化率的基础上,较大幅度提高节地生态安葬比例。北京在节地生态安葬方面,已经先行先试,根据市民政局之前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绿色生态殡葬建设的意见》,到2020年北京半数逝者将生态安葬。有网友问到生态葬符不符合传统风俗,作为民俗专家,您怎么看?

[高巍]

树葬、海葬等这些生态葬是政府提倡殡葬改革的重要方式,这并没有违反归于故土、归于自然的传统,同时也减少占用耕地,美化了环境。其实在北京很多的墓地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树葬的业务,在政府的提倡下,大家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目前海葬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这都和政府提倡的环保、绿色或者新的方式安葬方式都是紧密结合的。比如说树葬,它由表面立一个碑改为用一个树做标志,回归自然,不仅可以寄托哀思,还可以绿化环境。

[高巍]

比如北京有一个天寿园,它现在漫山的树葬的形式非常受欢迎,不仅让先人回归土壤,另外我们很多长久性保存的标志也做得非常好,以致于这个墓地的目标就是以后要园林化,不是墓园化。所以这些方式我觉得现在已经为我们大多数人所接受了,而且这个前景我觉得也都是挺好的。

 

最新文章

中国产经网 Copyright © 2015 WWW.CNIE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5283号-2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59号 联系电话:+86(0)10-68536889 E-mail:cnieol@cnieol.com

建议将IE版本升级到7.0以上版本兼容模式访问本站 且将分辨率调整到显示器最适宜状态 北京云邦创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