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页|收藏|搜索

您正在访问的是: 首页>高端访谈

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潘建成:经济增长创新动力逐渐显现

2015-07-16 10:30:08 来源:
责任编辑: 杨焱涵

15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介绍,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国民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逐步回暖,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201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具体呈现出哪些特点?下半年经济发展还面临哪些困难?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15日下午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访谈》的联合专访,回应网友关切。

       访谈嘉宾:潘建成,现任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高级统计师,《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杂志社总编辑。曾赴美国纽约大学、密西根大学和德国维藤大学做访问学者。

    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内需推动

 

 

 

    记者:上半年经济运行有哪些特点?

    潘建成:上半年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虽然一季度比去年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二季度增长趋于稳定。总体来看,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内需推动,消费者信心稳步提升。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9%,增速比去年全年减少4.0个百分点;上半年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为22.1%,比去年同期减少1.2个百分点;上半年规模以上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下降1.2%。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在减弱,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内需推动。在内需的推动力中,居民消费的稳步增长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据消费者信心调查,今年上半年消费者信心比去年全年平均水平提升3.2个百分点,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意愿比去年全年平均水平提高5.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7.7%,快于经济增长速度。

    二是现代服务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上半年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比第二产业高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9.5%,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其他服务业(多为现代服务业)同比增速分别高达17.4%、8.9%。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这些行业的投资增长,据统计,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8.8%、23.2%和18.0%,均明显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三是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当前经济下行突出地表现在资源型及资源密集型产业如煤炭、石油、钢铁、有色等行业的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带来的行业经营困难不断加重。由此,资源型产业占比较大的地区目前经济下行压力特别大,比如东北地区以及西北、华北的部分地区。与此同时,服务业占比较大的地区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较快的地区,经济增长动力相对稳健,比如多数东部沿海地区均表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二季度工业企业景气调查情况显示,二季度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企业景气指数均略超过120,西部地区企业景气指数不到110,也反映了这种分化。

    四是创新动力不断增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推动下,上半年经济增长的创新动力逐渐显现。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2个百分点,占比达到11.4%,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据了解,作为工业技术水平在全国已比较先进的广东,1-5月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分别高达30.2%和42%,技术改造投资增长56%;江苏的技术改造投资增长也超过20%。上半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创新的驱动下,上半年沿海地区的经济表现出新常态下东部率先发展的趋势。

    当前经济未现通货紧缩

    记者:PPI已连续40个月下滑,目前社会上不少人对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表示担忧,认为已出现通货紧缩,你认为当前经济运行正常吗?

    潘建成:首先,我不认为当前经济已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有多种定义,但都包括物价普遍的持续的下降。目前工业生产者价格确实出现了罕见的持续40个月下跌的情况,但居民消费价格仍保持上涨,今年上半年以来涨幅稳定在1.4%左右。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确实一度出现通货紧缩,1997年6月开始PPI持续31个月为负,此后半年多CPI出现连续22个月为负;2001年4月开始PPI连续20个月为负,2002年3月起CPI出现连续10个月为负。目前的情况与彼时的情形有很大区别,关键是工业生产领域价格持续在跌,消费领域的价格则仍保持温和上涨。从影响CPI的因素分析,未来一两年CPI也不大会有出现负值的可能。

    其次,我认为讨论通货紧缩的目的主要还是希望了解通货紧缩出现后是不是表明经济出现全面衰退,或者是经济出现全面衰退的前兆。为此,有学者将通货紧缩定义为物价的全面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以及相伴随的经济衰退。这里不仅物价的全面下跌不成立,而且上半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仍保持10%以上的增长,增速明显高于GDP增速与CPI之和,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5371亿元,这些根本不符合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流动性全面紧缩的定义。更重要的是,当前的经济形势与经济全面衰退相去甚远。国际上讨论的经济衰退往往指经济负增长,而我国上半年经济增速为7%,仍处于中高速水平,在当前各国的经济增速排名中依然名列前茅。

    经济运行是否正常,不少人习惯将问题的焦点放在经济增长速度上。事实上应该明白,增速是一个相对数,随着总量的提高增速下降本身就是正常现象。当总量较高时,考虑每年的经济增量或许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按不变价计算,今年全年若实现7%的增长目标,则GDP增量将超过2010年成为6年来增量最高的年份。

    更重要地,看经济运行是否正常,关键应该看就业是否正常,居民收入是否稳定,社会保障是否在完善之中。据统计,上半年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在5.1%左右,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快于GDP增速,城乡居民的医保、养老保险的受益人群不断增加。回顾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一度出现相当低的增长,比如1996和1997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低于4%,1999年和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低于4%。这些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经济总体依然运行在正常区间。

    部分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很大

    记者:你认为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是什么?如何克服困难、战胜挑战?

    潘建成:一是国际经济不确定性加大,我国出口环境依然不容乐观。7月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3.3%,比4月的预测值下调了0.2个百分点。

    二是产能过剩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去库存化过程尚未结束。调查结果显示,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化解过剩产能,近年来工业企业的设备利用率未见回升,不少产业的产能过剩形势甚至更加严重。而且,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化解部分产能过剩,可能会引发新的产能过剩。比如不少西部地区企业因为煤炭产能过剩,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加大了煤炭转化产业的投资,无形中加剧了电解铝、天然气化工产能的过剩。这就是结构调整的阵痛。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伴随着PPI的持续下滑,今年以来工业企业的存货与产成品资金均呈现总体下行走势,表明去库存的趋势,而去库存又对未来一个时期的PPI施加了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部分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当前,由于受资源型产业下滑的影响,东北以及西北和华北的部分地区经济发展遇到很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工业增长下滑,企业效益不佳,投资意愿低迷。

    四是协调稳增长与改革转型的难度加大。二季度经济学家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当前中国经济要注意防范和化解的主要风险,经济学家选择比重几乎并行排在前两位的是经济增长下滑(61%)和经济转型进展缓慢(60%)。这一结果或许表明,当前经济形势在同时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和加快推动改革转型方面的难度加大。

    要战胜上述困难和挑战,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树立信心。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比如城镇化、信息化的推动,比如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的转移,比如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效率提升,比如研发投入不断增长带来的创新驱动力增强等等。二季度经济学家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经济仍处于正常运行区间,对全年经济增速预测的平均值为7%。中国经济没有出现大幅下滑的风险,目前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可控的。

    二是要鼓励企业走出去。中国货物贸易已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一,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再要增加中国在全球的出口份额已十分困难。因此,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契机,鼓励企业走出去,通过对外投资的增长带动国内相关产品的出口以及就业的增长。

    三是要将化解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升级、绿色发展、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要有全国一盘棋的思路。要打破行政边界,鼓励按市场原则展开产业内的兼并重组,有效形成各类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和企业竞争力。1-5月份重庆市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3%,分别比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相关行业增加值增速高8.6和12.1个百分点,这与重庆市努力营造汽车和电子两大产业集群密切相关。

    四是针对东北等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困难较大的现实情况,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帮助。比如加大对特别困难地区中央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困难群体的社会政策托底力度,组织全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开展对口支援等等。更重要的,是利用市场手段,通过政府层面的组织协调,搭建平台,促进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与这些困难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产能进行有机整合和融合,实现共赢发展。

    五是增强决策的平衡性,确保稳增长与促进改革转型的目标都能得到较好的实现。此时,要特别防止为了稳增长而重回粗放发展的老路,如果那样,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饮鸩止渴。为此,能否紧紧抓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创新驱动“双引擎”是关键。目前,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正逐步进入实施阶段,大量改善民生的公共服务需求也十分迫切,投资空间巨大。这里的关键是如何保障建设资金到位。事实上,民间资本是充裕的,近年来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一年一个台阶在往上走,目前已接近三分之二。因此,大力推动PPP项目的落地,充分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产品投资,成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同时,要积极发掘并推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取得的经验,进一步激发全民的创新创业热情,有效推动经济增长驱动力的转换。


最新文章

中国产经网 Copyright © 2015 WWW.CNIE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5283号-2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59号 联系电话:+86(0)10-68536889 E-mail:cnieol@cnieol.com

建议将IE版本升级到7.0以上版本兼容模式访问本站 且将分辨率调整到显示器最适宜状态 北京云邦创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