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险在荆江。15日,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的重点工程——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正式通过竣工验收,航道水深提高到3.8米,长江中游航道“瓶颈”得到初步缓解。这意味着,3000吨级货船组成的万吨级船队可昼夜双向通航,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潜能进一步释放。
航道整治突破世界级难题
4月的荆楚大地芳草萋萋、绿意盎然。记者来到湖北省荆州市区附近的长江荆江河段腊林洲水域,岸边的低滩守护工程,特制的“H”形水泥砖犬牙交错,碎石覆盖下的护坡被绿草覆盖。
长江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起于枝城,止于洞庭湖出口处的城陵矶,全长280.5公里,工程投资近40亿元,2013年9月开工建设,2015年12月投入试运行。
荆江河段是长江干线最难治理的一段,在这段航道里,分布着长江中游“三大浅滩”,太平口心滩、腊林洲高滩、杨林矶边滩等。这些洲滩此消彼长、分离组合,导致河床左右摆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荆江航道整治被称为世界级难题,面临着防洪、生态与河势等多种难题。
该工程常务副指挥长何传金介绍,荆江河段历史上就有“四口分流”,这与长江干线其他河段截然不同,该段航道滩多水浅,演变剧烈,航道维护、航道治理更加困难。荆江之险,险在防洪。在荆江河段实施航道整治工程,其整治建筑物的布置及高程均受到严格限制。这就要求航道治理做到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系统治理。
何传金说,由于受到上述条件的限制,在荆江河段实施航道整治工程,好比在“核桃里雕罗汉”,要想做好,就一个字——“难”!
探索贯穿生态保护新理念的航道治理技术
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冠军介绍,在50多年来对荆江河段航道观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固滩稳槽”整治新方法,探索了贯穿生态保护新理念的航道治理技术,形成了大型枢纽运行下航道系统整治成套技术,为我国大江大河航道治理提供了成功范例。
何传金说,“固滩稳槽”就是守住洲滩和堤岸,以守为攻、因势利导、借力打力,利用自然提供的资源来约束水流,让水流往航道需要的地方和方向冲刷,从而提高航道水深。
荆江工程在设计理念上采取了非常规的方法,实现绿色先行。在生态航道的建设中,把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保护与航道整治放在同等位置。岸上工程大力推广生态护坡,采取生态化钢丝网格、生态护坡砖等生态护岸结构,实现陆上植被和河岸景观的较快恢复;滩上工程则用生态固滩技术,重建了滩上植被,整个工程用的草籽就有10多种。
荆江河段分布有麋鹿、白鱀豚、江豚三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监测,工程建设以来,在保护区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数量较开工前增加15头,麋鹿增加207头。
提升长江干线航运能力
“长江中游航道寸水寸金”。据测算,航道水深每提高0.1米,2000吨级货船可多装载170吨左右货物,利润可提高10%。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说,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促进长江航运发展,使黄金水道真正发挥“黄金作用”,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关键。未来大型标准化船舶从重庆到上海洋山、浙江宁波舟山实现“江海直达”,需要长江经济带的航道治理作为支撑。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姜明宝介绍,荆江航道整治工程投入运营后,通过船舶大型化增加载货量、吸引转移货运量和减少中转等方式,可以增加港口吞吐量,提高航运企业和港口经济效益。
据测算,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将明显提升水路运输的竞争力,未来20年内能提升航运直接经济效益207亿元,也为沿江地区增加就业250余万人,拉动GDP增长1700亿元。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加快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工作,航运能力明显增强。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成功初通,5万吨级海船可直达南京;长江支流和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项目建设全面加快,通航条件明显改善,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