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0 11:23:25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罗伊
一季度中国经济高位增长,全年走势如何?“十四五”谋划未来产业,重点怎么划?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物价可控吗?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政策力度不减
“一季度我国经济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实现良好开局。”孟玮说。
一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孟玮表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仍处于恢复发展期,一些经济指标同比呈高速增长,与去年同期基数低、今年春节就地过年工作日增加等因素有关。当前全球疫情和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增加新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恢复不平衡,一些行业企业恢复还比较慢,部分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中还遇到不少困难。
她强调,下一步将持续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实施好结构性减税等措施,做到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政策力度不减,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各项措施,继续加强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加强原材料等市场调节,缓解企业成本压力,不断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0:37
/0:53
四“新”特征为未来产业划重点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孟玮指出,未来产业发展的特征可概括为四“新”:一是依托新科技。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基于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并依托于技术之间、技术与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二是引领新需求。未来产业不仅可以更好满足人们现有需求,还将创造新的应用场景和新消费需求。三是创造新动力。未来产业将引导市场主体向更先进的生产力聚集,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是拓展新空间。未来产业将帮助我们不断突破认知极限和物理极限,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拓展新的发展和生存空间。
她说,我国将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提前布局并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领域上,重点是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区域上,重点在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先导示范区。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培育若干未来产业。
大宗商品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基础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全球通胀预期升温,引起广泛关注。孟玮表示,这是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供需关系短期调整、流动性宽裕以及投机炒作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具有修复性和阶段性特征。她强调,世界经济复苏仍不稳定、不平衡,大宗商品供需两端并没有出现整体性、趋势性变化,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我国物价走势客观上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但传导影响总体有限、可控。”她说,有强大国内市场支撑,有充足的宏观政策空间,产业循环、市场循环、供求循环明显改善,我国物价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
孟玮说,当前我国粮食供应充裕,猪肉价格随着生猪生产恢复逐渐回归正常水平,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足、供给充裕。预计今年物价涨幅总体呈温和上涨态势,能够保持在全年物价调控目标内。
抓紧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
碳达峰、碳中和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孟玮表示,要全面把握和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抓紧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分行业分领域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她说,下一步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坚持和完善能耗双控制度,狠抓重点领域节能;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和市场化机制;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动全民节约,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和环境治理。
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孟玮说,将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聚焦耕地和种子推进项目建设,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强大型灌区建设与改造;积极谋划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提高主产区粮食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推动相关领域科技突破,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她说。
2022-04-11 11:13:26
2022-08-11 08:18:08
2021-11-19 09:27:23
2022-06-16 16:10:23
2022-06-22 19:51:59
2022-05-25 08:39:20
2022-04-28 16:02:08
2022-09-22 12:34:39
2022-04-29 14:58:03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版权说明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产经网 Copyright © 2015 WWW.CNIE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5283号-2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59号 联系电话:+86(0)10-68536889 E-mail:cnieol@cnieol.com
建议将IE版本升级到7.0以上版本兼容模式访问本站 且将分辨率调整到显示器最适宜状态 北京云邦创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