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2 16:03:35
来源:
责任编辑:
杨焱涵
近日,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正在设计打造一款代号为“PAK-TA”的重型运输机,它能够以2000千米/小时的超音速飞行,将200吨载荷的人员和装备在7小时内准确投送至全球任何地方。据称,“PAK-TA”还具备了先进的隐身能力和自发电功能,单次加油可飞行7000千米。目前,“PAK-TA”项目已经设计了多款机型,计划在2024年开始生产,最终将取代俄军目前服役的运输机。如果“PAK-TA”能如期上天,这将使俄罗斯率先实现全球军事快速部署能力。
西方媒体却纷纷看低俄罗斯的这项宏伟计划,甚至将“PAK-TA”项目嘲讽为俄方的“宣传噱头”“心理战玩意”。对于西方媒体的冷嘲热讽,俄罗斯军方却不以为然,反而对“PAK-TA”项目充满自信。“PAK-TA”究竟是一款什么样的飞机?为何会引起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未来能否成为现实?本文为读者作相关解读。
上图为俄罗斯设计的“PAK-TA”重型运输机的模型。
俄计划2024年开始建造80架“PAK-TA”。如全部出动,可将400辆重型坦克或900辆两栖坦克向全球投送——
性能卓越 运输力强
从俄方此次公布的“PAK-TA”亚音速机型的概念模型和模拟视频中可以看到,“PAK-TA”的造型极具科幻色彩,外形浑圆,机体采用翼身融合的“飞翼”布局与常规布局的混合体,拥有大展弦比的机翼、宽体化的流线型机身和常规飞机的“V”形尾翼设计。
这样一只“空中巨兽”当然拥有一个巨大的“肚皮”。“PAK-TA”机腹内部截面呈长方形,载重90吨级的机腹截面尺寸有7米宽、4米高,显得十分宽敞,非常适合运送重型坦克、火炮等武器装备。
对于运输机而言,发动机是它的“心脏”。“PAK-TA”拥有1台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除了为飞机提供主要飞行动力外还兼具发电功能,工作时所产生的电力可以储存在发动机进气道前方的机身背部空间内的储能系统中,然后再把电力分配给机翼根部2台电力驱动风扇,所产生的高速气流通过机翼后缘的锯齿状喷口流出,即形成推力,机翼后缘还可以通过偏转产生矢量推力。
为了拥有更强的实战能力,更好地适应野战机场或临时机场,“PAK-TA”采用了承载能力较好的多轮“前三点式”起落架。前起落架为并列双轮结构,起飞后收入驾驶舱下方的机体内。主起落架为双轮四排纵列结构,8个机轮两两一组通过一个横轴串列起来,每组机轮通过一个大行程独立摇臂减震支柱与机体连接。主起落架的机轮上均装有碳碳刹车盘,不仅可以提高飞机的刹车性能,还能差动控制,协助飞机进行地面转弯。
据披露,俄罗斯计划在2024年开始建造80架这种新型军用运输机。届时,若它们集体出动,可以一次性地将400辆重型坦克或900辆两栖坦克向全球投送。
“PAK-TA”的驾驶舱设计理念前卫,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驾驶舱正、侧面独特的巨大风挡使驾驶员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驾驶员可以轻松观察更大范围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提升了飞机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座舱内先进的数字化综合航电系统将“PAK-TA”的飞行数据和控制信息集中显示在多功能液晶显示屏上,飞行员一看便能了解实时飞行姿态、飞行参数、发动机参数和导航参数等各项飞行控制信息。
虽然是运输机,“PAK-TA”机型却拥有堪比战斗机、侦察机的机载雷达系统。隐藏在飞机头部雷达罩内的雷达系统具备高分辨率和地面移动目标指示能力,并对下方地形生成高质量的数字图像,向飞行员提供飞行信息。雷达系统具备多种可选择作战模式,其中地形规避模式可以为飞机在低海拔飞行时提供导航辅助。
“PAK-TA”的货舱采用了先进的快速装卸系统、载荷管理系统等设计。电绞车、梁式吊车、装货钢索、支撑滑轮等货运系统设备能够让军事装备快速进入货舱、到达货舱指定位置,并能使装载的军事装备稳稳地固定在机舱内,不会在飞机的飞行姿态变化时发生移动甚至碰撞机舱壁以致威胁飞行安全。机舱内还装备有滑轨、动力牵引装置、传送带、牵引伞投放装置等设施,可以帮助空投货物顺利出舱。
载荷管理系统则保证了“PAK-TA”内部载荷的分布平衡合理,能够精确测量出装卸载荷时引起的重心变化,并在货物地面装卸时自动计算出货物的最佳装载位置。舱内地板采用纵向受力骨架、横向受力骨架和夹层地板,强度很大可以完全承受坦克、装甲车辆等重型武器装备的重压。
“PAK-TA”的设计亮点遍布全身,其兼有喷气式飞机高速度和螺旋桨飞机的低油耗优点,可以满足长航程的需要,而且该机的气动外形设计还有利于隐身。
“PAK-TA”采用具有发电功能的发动机,其研发周期会比飞机本身更长,依靠电能实现超音速飞行,按照现有科技水平,难度系数很大——
前途未卜 任重道远
为了实现“PAK-TA”超音速、航程远、载荷大等目标,俄罗斯需要研制出更为强劲的发动机,研发先进的电子设备,同时还要发展超音速低音爆技术来改善超音速飞行时机载乘员的乘坐环境。
可以肯定的是,凭借俄罗斯现有国家财力和技术储备,“PAK-TA”的诞生之路充满荆棘,“PAK-TA”的研发工作任重道远。即便如此,俄当局对“PAK-TA”的研发还是充满信心。“俄罗斯英雄”、俄国立飞行试验中心副主任、资深试飞员伊戈尔·马里科夫上校认为,从目前科技发展水平来看,模块化设计的技术水平日趋成熟,按计划完成超级运输机的研发是绰绰有余的,新机型在计划时间内造出来是完全有可能的。
事实上,“PAK-TA”如果采用完全新型的发动机,带有发电功能的发动机研发周期可能会比飞机本身更长。另一方面,“PAK-TA”的部分动力将由电能提供,虽然目前电池可支持小型电动飞机,但按照现在的科技发展速度,让电能为像“PAK-TA”这样的超音速飞机提供有效动力真的太难了。
西方媒体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当前俄罗斯在武器研发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五代战斗机T-50研发工作已经步履维艰——虽然俄罗斯宣布T-50战斗机已经进入研发的后期阶段,但据印度空军称,俄罗斯与印度联合开发的T-50战机仍旧面临大量的隐身和发动机问题。
也许,“PAK-TA”项目是俄罗斯的一个美好愿望,目的是显示他们正在推动军事现代化。但对俄方来说,“PAK-TA”项目将会按照计划层层推进,新型运输机叱咤蓝天只是时间问题。这只“空中巨兽”未来命运如何?能否真的如期所望?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2022-04-11 11:13:26
2022-08-11 08:18:08
2021-11-19 09:27:23
2022-06-16 16:10:23
2022-06-22 19:51:59
2022-05-25 08:39:20
2022-04-28 16:02:08
2022-09-22 12:34:39
2022-04-29 14:58:03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版权说明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产经网 Copyright © 2015 WWW.CNIE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5283号-2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59号 联系电话:+86(0)10-68536889 E-mail:cnieol@cnieol.com
建议将IE版本升级到7.0以上版本兼容模式访问本站 且将分辨率调整到显示器最适宜状态 北京云邦创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支持